週日. 10 月 1st, 2023

  據說年糕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吳國都城(現江蘇省蘇州市)傳遞到四面八方。寧波壹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人們還用年糕印板壓成“五福”、“六寶”、“金錢”、“如意”等等形狀外觀,象征“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則做成“玉兔”、“白鵝”等小動物,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寧波余姚河姆渡史前遺址中就發現了顆粒飽滿、保存完好水稻的種子,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谷。慈城年糕生產歷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末期伍子婿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他臨死前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有苦難,百姓斷糧,妳們到城墻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糧食。”伍子婿死後,他的部下被越軍包圍,城中斷糧已餓死不少人,這時有人想起伍子婿的話,就去挖城墻,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許多可吃的“城磚”即年糕,結果打了勝仗。原來是當年伍子婿在姑蘇城督造城墻時,已做好了屯糧防饑的準備。從此以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做年糕,年夜飯就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婿。

  Adopted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4%E7%B3%95/508333

  Feature Image Source from 中国年糕之乡——浙江宁波慈城镇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ss.php